台灣SAAS業者同样失败,犯了缘木求鱼
【IT168 信息化】近1年来,不管是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仍是雲端辦事(Cloud Service)议题皆吸引了很多人的存眷與會商,乃至另有專家振臂一呼的鼓動勉励台灣軟硬體業者一块儿動起来,但事变有這麼轻易吗?特别在企業雲端辦事市场這块。
在当局宣示加码钻研雲端運算的相干技能,微軟(Microsoft)、惠燒傷藥膏,普(HP)、IBM與甲骨文(Oracle)等軟硬體業者纷繁投入雲端辦事市场,和各钻研機构纷繁暗示看好雲端市场商機等促因下,本土軟硬體業者起头對该块市场伎痒、盼能从平分得一杯羹。
并且也有一些動作比力快的当地業者已(或行将)開展举措。
如更始電腦與东捷資讯等当地軟體業者小琉球兩天一夜套裝行程,早就起头以軟體即辦事(SaaS)的模式供给部門軟體辦事,和廣达于日前颁布發表将因应雲端辦事市场于明(10)年倡议Qmulous计画- -将與麻省理工學院(MIT)互助開辟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保持網路(Connectivity)與客户端装备(Client Device)等3C產物線。
但实际世界真會如是夸姣吗?特别,軟體業者只要肯投資该块市场即會有收成吗?笔者認為最少有如下两個问题得先解决,不然,就算雲端辦事市场真如钻研機构预言的鼓起,台灣軟體業者生怕也很难从中赢利。
第一,市场不明:客户是谁?
起首是搞清晰本身對准的客户群是谁,和把握客户必要的是甚麼样的辦事。
以泰西、甚或中國等地的軟體業者来讲,因為其所处市场极大,且消费者惯于透過網际網路利用各類產物辦事,是以,光是辦事内需市场,便可為其缔造必定的营收成利,最典范例子是凭仗该模式與甲骨文等業者相對抗的Salesforce.com。
反观台灣雲端辦事市场,因為内需市场不大且市场买气不明,是以,固然有不少阐發师暗示看好该块市场,也有很多專家建议台灣業者加速结构雲端市场的脚步,但在考量進军雲端辦事市场的本钱极高后,如業者必需确認先后真個軟硬體資讯體系架构可声援并交運算等,真正愿意花大钱投資该块市场的本土業者却未几。
究竟上,即即是那些已起头结构本土雲端市场的軟體業者,多半也是将部分的既有軟體辦事重写成可声援軟體即辦事(SaaS)或平台即辦事(PaaS)等模式雲端辦事、而非针對台灣本土市场推一個极新的雲端辦事。
如东捷資讯将自家的電子采购(e-Procurement)軟體转以PaaS方法供给并博得企業青睐,和通用数码将自家的主顾瓜葛辦理軟體此外重写成一套可直接線上下载、贩售的单機版軟體,并标榜若客户可直接在線上找免费的讲授典范資本,或是付费采购保护辦事。
简言之,因為台灣雲端辦事市场的生态链還没有成形,是以,若業者存在着想在短時間内、藉由耕作本土雲端市场来大發亨通的设法,那底子就是刻舟求剑。
也许會有读者想,經济部與資策會等单元不是才在甫闭幕的雲端運算成长计谋论坛中指出,台灣業者可以锁定文化創意、医疗照护、参观游览、绿色能源、生物科技與精巧农業等当局踊跃鞭策的六大新兴财產,推出汉文数位浏览、K12数位讲授、分离式電子病历互换、國际人士来台参观、整合通讯、中小企業ERP、能源辦理、康健银行、医疗影象互换與科技农场等雲端辦事。
但问题是当局单元是不是有對应培养计画?究竟结果有資金與資本,且愿意主動自觉的投資上述雲端辦事的本土軟體業者其实不多。
第二,没有相干的技能與辦事履历。
致使雲端辦事市场叫好不叫座的缘由除與軟體業者還没有摸清晰客户群是谁和其要的辦事為什麼有关外,此外一個关头是本土軟體業者因進入该市场的時候点较慢,是以在跨雲真個資料互换、平安防护與辦事效能等范畴都還很目生、更遑论相干的技能能量。
更首要的是,若只有一、2家業者耕作雲端辦事市场,那資料互换、平安庇护與體系效能等技能问题還算好解决,但从今朝的市场态势来看,将来必将會有更多的業者進军该块市场、乃至有更多的企業客户愿意买单,在如许的状态下,台灣軟體業者是不是有足够的技能能量因应呢?
以資料互换尺度一事来讲,因為雲端辦事市场乃是一個新兴市场,底子就没有所谓的業界公認的資料互换尺度、市场范围也還没到成长出業界承認的資料互换尺度的阶段,在如许的状态下,本土軟體業者在致力于成长一套全世界通用的雲端辦事之际,也得分神领會、把握相干的市场動态。
曾有個業界人士對笔者分享其是若何對待跨雲端資料互换尺度一事:就連電腦功課體系這類成长的如斯成熟的產物都没法子直接互通其上的軟體了,更况且是成长中的雲端辦事市场...不晓得列位读着怎样想,笔者認為该说法极贴切。
固然短時間内不大可能會呈現财產共通的資料互换尺度,但這可不代表雲端辦事供给商不消時刻存眷資料互换尺度一事,并确保具有足以应付企業客户突如其来的请求的技能能量。举例来讲,当甲企業筹算将本来放在A雲端上的辦事转移至B雲端時,A雲端業者也许可以不睬會跨雲端資料互换尺度等事宜,但B雲端業者可没法子如去除狐臭產品,是對待、处置该件事。
再者,当企業客户起头以雲端辦事部門代替既有的軟體采购與摆设后,必定會有骇客打起从中盗取秘密資料的主张,在如许的状态下,業者是不是已起头透過自行研發或计谋同盟等方法强化其的平安防护能力呢?
除此以外,業者该若何向客户證实寄存在雲端内的資料不會由于骇客進犯、入侵而失贼,和企業客户是在平安傳输的情况下存取所需資料等议题将变得极其首要。
最后,当有越来華人整形,越多的業者供给雲端辦事,和企業客户起头以雲端辦事(部門)代替傳統的軟體辦事后,業者可否保持辦事的不乱度與扩充性亦将摆布客户的去留;究竟结果谁也不想费钱买一個體系效能不不乱的雲端辦事。
总的来讲,若雲端辦事市场真的像钻研機构预期的蓬勃成长起来,如Gartner预估2012年将會有八成的财產500大企業利用雲端辦事等,那到@時%E9N8X%辰得面%V74b9%临@、处置的问题毫不止于上述的客户需求、資料互换尺度、平安防护與體系效能等问题罢了,如得進一步思虑律例等市场情况身分等;然雲端市场的落后者--台灣軟體業者--是不是已筹备好应战了呢?
頁:
[1]